物聯網發展的三大誤區,你有踩過嗎?
2019-10-31新聞
研華邀請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物聯網智庫創始人彭昭,舉辦“大師引領,解構工業物聯網大未來“讀書會,圍繞“解耦 · 重構 ·共創”,共探工業物聯網的未來發展。看了很多關于物聯網的答案,發現很多人對其仍有誤解,今天就整理出物聯網落地的三大誤區,供大家參考。
警惕物聯網發展的三大誤區
工業物聯網、云平臺無疑是目前最火熱的話題,眾多資本紛紛投入,但說到其如何落地?商業模式為何?很多人對其仍有誤解。對此,劉克振董事長以Gartner公司的一張圖片來說明。
任何科技出現到高峰值前都會先有個過熱的現象,就像過山車一樣。現在這個時間節點有點像2000年泡沫時那樣,有個“誤區”在那里。對于誤區,劉克振董事長也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PaaS是不會獲利的,大家不要想依靠PaaS來獲利,因為它是以分享為任務。
第二個誤區就是SI定位不清,有些公司明明是Domain Focus SI,卻說自己是平臺。那么如何區分呢?
平臺一定是分享、包容的,也比較適合給多種產業共享的。如果只給單一產業用、或是自己用,就是Domain Focus SI的產業模式。大型的Domain Focus SI可能自己開發平臺,但所需時間很多,推廣也非常困難。所以劉克振董事長建議中小型的Domain Focus SI,使用外部平臺,很大型的SI可以考慮自己做平臺。
第三個誤區就是忽略了生態系統(Ecosystem)的必要性。工業物聯網與互聯網+不同,不可能一家獨大,必須有Ecosystem的分工。物聯網是一個生態圈,別的產業可能還可以是互聯網+產業,但物聯網則是產業+物聯網,是以產業為核心的。
破解三大誤區,研華以“共創”加速產業發展
那么如何走出物聯網上述誤區,加速工業物聯網的落地發展呢?
研華提出了Co-Creating the Future of the IoT World,即共創智聯的未來,以此加速行業的發展。
研華工業物聯網生態圈
對于共創的模式,研華主要分為兩大類:
其特點是集軟硬件于一體的、基于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銷售不以區域為限制。
“工業APP屬于半成品,提供給垂直專注的云服務公司,集成不同垂直產業的解決方案,成為完成品后,再提供服務給各行各業的終端用戶。”劉克振介紹道,“對客戶而言,工業APP的優勢在于它能夠快速部署,縮減切入市場、建置系統的時間,有效提升效率。研華則能依托工業APP跳脫產業市場的限制,更快地將解決方案依據需求供給不同的產業客戶。”
雖然我們已經搭建了平臺,但是目前市場上系統集成商數量少,規模也小,服務能力非常有限。為了加速后者的進程,研華成立了投資部門,選取專注于垂直行業的、有潛力的SI進行小幅投資,DFSI則在各自區域內,根據行業應用需求集成多套SRP,實現物聯網技術及解決方案的快速、規模化落地。
研華研華科技將自己定位為工業物聯網云平臺與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共創模式建立物聯網生態系統,與各垂直行業專家、系統集成商攜手來促進物聯網落地。剩下的就是要等工業物聯網引爆點的到來,劉克振董事長認為時間不會超過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