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企業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內涵和聯系
2022-2-16新聞
來源:御數坊,本文經授權轉載
對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理解


數字化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2019華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白皮書》認為,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數字化面臨的挑戰來自方方面面:從技術駕馭到業務創新,從組織變革帶文化重塑,從數字化能力建設到人才培養,因此數字化的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數字化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只有跨越了某一個臨界拐點之后才數字化的收益才會呈現指數化的增長,多數企業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取得顯著成效。
智能化的基礎是大數據、算法和云計算。曾鳴在《智能商業》中認為,云計算能用較低的成本存儲和計算海量的數據,而正因為有了處理大數據的需求,對云計算的要求也才越來越高,二者推動了整個數據行業不斷高速發展。但想要讓云計算和大數據真正創造價值,背后還需要“大腦”的支撐,也就是算法。
智能化可以為企業帶來多重價值。《數字化轉型新篇章-通往智能化的“道法術”》認為智能化可以為企業帶來多重價值,一是更敏捷的運營,通過感知、認知等技術提高多數常規流程的效率,降低成本,同時改善用戶體驗;二是更充分的定制化,允許企業提供真正的一對一互動以充分滿足客戶獨立的需求,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三是更智能的決策,使用先進的數據科學來提升企業的經營表現,利用大數據挖掘實現更有價值的商業洞察;四是全新的價值主張,新的運營模式和工作方式使產品/服務脫穎而出,構建以智能化技術為核心的全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
對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內涵和業界實踐進行對比分析,形成如下看法:
1、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之間的界限并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重疊,并且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管理理念的創新、競爭的加劇,由信息化到數字化,由數字化到智能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的要求。
2、信息化是數字化的基礎,由信息化到數字化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3、智能化是數字化的高級階段,也是數字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延伸。同時,智能化也是實現數字化目標的關鍵手段。
4、由信息化到數字化、由數字化再到智能化均不是簡單的替代關系,而是繼承發展的關系。后一階段充分繼承前一階段的成果,并在此基礎上引入新技術、新理念,解決前一階段的問題或瓶頸,實現新的業務價值。
5、由信息化到數字化、由數字化再到智能化,從社會大環境看,技術進步是核心驅動力;從具體企業看,除考慮技術進步外,業務驅動和時機選擇也是關鍵。
類別 | 核心內涵 | 業務邏輯 | 主要集成范圍 | 對技術的要求 | 主要載體 |
信息化 | 線下業務線上化 | 優化現有業務流程,實現業務數據化,提高信息共享和工作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支撐分析決策 | 專業集成、企業級集成 | 數據庫、通信、網絡等技術等 | 業務信息系統、數據倉庫等 |
數字化 | 數據是企業發展和運營的核心 | 將物理世界全面映射到數字世界,利用數字世界溝通、信息共享、診斷、預測、模擬等固有優勢,與物理世界形成交互和反饋,推進企業發展和運營 | 企業級集成、產業鏈集成、產業生態集成 |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 | 業務信息系統、數據湖、中臺等 |
智能化 | 讓機器代替人決策 | 在一些業務場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基于云計算、大數據、算法,讓機器代替人決策,把人從繁重的提煉或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 人工智能技術廣泛應用 |